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链条炉传统给煤方式存在的问题 - 特种设备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4

浏览:(130)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链条炉传统给煤方式存在的问题 - 特种设备 ,来自安全措施。

      链条锅炉传统给煤方式,即煤闸板式给煤装置。煤经贮煤场进入原煤仓(20t/h锅炉的煤仓标高一般为18m,10t/h标高为16m),经溜煤管、加煤斗依靠煤本身的自重落到给煤装置进入炉排,进行燃烧。这种给煤方式存在许多缺点。
      1、煤层密实,通风阻力大煤从煤仓落在炉排上落差较大,加上煤仓和落煤管内煤的重量,再经煤闸板的挤压从而形成异常密实的煤层火床。密度大的煤层通风阻力大,透风性差,致使煤层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燃烧,造成煤燃烧不完全。

      2、煤层颗粒大小不一,分布不合理我国的工业锅炉大都是烧原煤,原煤的颗粒度不统一,大颗粒煤经过破碎机破碎后,仍有大于50mm的,小的如面粉,而且大小颗粒混杂有一定的比例,有的煤末比例较大。这种煤构成的煤层当然不会均匀。大颗粒间的缝隙被煤末填充,使火床透气性变差,颗粒集中或火床薄的地方易形成“火口”,火床燃烧不均匀,燃烧室的温度相差亦较大。

      3、煤仓内煤颗粒分布状况亦影响煤层燃烧效果煤仓内煤颗粒分布情况与向煤仓进煤方式和位置有关。当从煤仓中心线方向进煤时,煤仓中的进煤呈现塔形,大块煤流向两侧,此时炉排上的煤层也是两侧大颗粒煤多,中间细煤末多。这种煤层不利于燃烧,而且容易烧坏炉排的侧密封件。当煤仓从一边进煤时,煤仓的一侧大颗粒多,另一侧细煤末多。炉排上的煤层结构特点也是这样的规律。显然同样也不利于燃烧。

    收藏

    评论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履带式起重机的安全装置 - 特种设备

    下一篇:锅炉漏风对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 特种设备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